2015年07月16日
来源: 中国商网
字号:小大
核心提示: 继2014年投入11亿元专项资金在8个省56个县开展农村电商综合示范工作之后,近期,财政部、商务部公布了2015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200个示范县名单,中央财政计划安排20亿元专项资金进行对口扶持,发展当地农村电子商务。
继2014年投入11亿元专项资金在8个省56个县开展农村电商综合示范工作之后,近期,财政部、商务部公布了2015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200个示范县名单,中央财政计划安排20亿元专项资金进行对口扶持,发展当地农村电子商务。
从政府的角度看,让电子商务走进农村,无论是消费品下乡,还是农产品进城,都将给农村居民带来实惠和效益,而随着城市市场增长率逐步放缓,近年来电商巨头们也把农村市场视为新的必争之地。
农村电商市场增长迅猛
近日,E电商发布了有关农村电商市场发展条件的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市场消费潜力巨大,2016年网购市场有望突破4600亿元,未来消费规模可能超过城市。
调查发现,农村居民网购接受率高达84.41%,人均年网购消费金额预测在500至2000元,主要集中于日用品、服装及家电等领域。
农村消费群体呈现年轻化、消费方式移动化趋势。在30岁以下的网民中,农村网民所占比例高,其中20至29岁之间的农村网民占农村消费群体的32%,是网络消费的主力军。另外,2013年农村网民使用手机等移动端的比例达84.6%,高出城镇约5个百分点。
调查显示,农村消费群体基数大,购买力强。我国新生代农民工超过一亿人,平均月收入1748元,月光族约占70%,平均每月购物消费超过800元,一年将产生一万亿的购买力。其中10%以上的收入用来购买服饰,购买方式以网购为主。
E电商的调查报告认为,我国农村市场规模潜力巨大,2016年全国农村网购市场总量有望突破4600亿元,10年或20年后,农村电商市场可能会反超城市。
在农村网购消费市场扩大的同时,农民也开始了互联网创业之路,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开始通过电商渠道进入销售市场。
阿里研究院的数据显示,至2014年,阿里平台上,经营农产品的卖家数量为76.21万个,其中零售平台卖家74.98万个,同口径较2013年增长60.57%,阿里巴巴诚信通账号约为1.24万个。同时,阿里平台上,注册地址在乡镇的农村卖家约为76.98万个,零售平台66.11万,诚信通账户为10.87万。
2014年阿里平台上完成农产品销售483.02亿元,其中淘宝占比59.65%,天猫占比33.23%,1688占比7.12%,速卖通等平台未计入。用2014年同口径相比,较2013年增长69.83%,其中淘宝增长54.61%,天猫增长84.64%,1688增长208.73%。
各大电商争相布局农村
为了抢滩农村电商市场,从去年开始,阿里、京东、苏宁等电商巨头们就开始在农村布局,最近更是动作频频。
去年10月,阿里巴巴启动农村淘宝的“千县万村计划”,计划在未来3-5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服务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发展中国农村电子商务。
阿里方面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亿元淘宝县超过300个,其中中西部亿元淘宝县超过100个,国家级贫困县成为亿元淘宝县的有21个。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预计,2015年淘宝村的数量会有3倍左右的增长。
在7月9日的第二届中国县域电子商务峰会上,阿里巴巴在现场公布了新的四项农村战略:村淘合伙人战略、农村物流发展战略、农村金融扶持战略,以及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战略。
会议间隙,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孙利军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阿里做农村淘宝要建立“三张网”,第一张是天网,需要政府和阿里巴巴一起编织,农村电商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第二张是地网,即基础设施建设,打通物流最后一公里,第三张是人网,人才的回归是农村电商真正的机会,阿里将为年轻人返乡创业提供平台。孙利军透露,淘宝将会根据未来需要决定是否在100亿元的基础上继续追加投入。
与阿里巴巴的农村电商平台搭建侧重点不同,自营电商大佬京东和苏宁首先把商品卖到了农民手中。
4月9日,京东公布农村电商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其中定位于农村大家电营销、配送、安装、维修的京东帮服务店表现抢眼——4个月时间,开设了超过400家服务店,服务范围辐射超过10万个行政村。从去年11月20日在河北赵县开通第一家服务店以来,京东帮服务店展开迅猛,日均开店3家,单日开店最高55家。2015年,京东将电商下乡的目标确定为开设500家县级服务中心、招募数万名乡村推广员,建立1000家左右的京东帮服务店。
同时,苏宁也于近日宣布2015年计划建成1500家苏宁易购服务站,并计划在5年内建立10000家,深入全国乡村,从渠道建设层面打通“农村电商”发展壁垒。在把大量商品销售到农村的同时,苏宁还启动了农产品直采、农产品众筹等项目,把大量农副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发展农村电商需政企合力
农村电商市场的巨大潜力毋庸置疑,不过,当前农村电商市场发展过程中仍有一些瓶颈亟待解决。首当其冲的仍然是物流问题。目前,除了中国邮政外,顺丰、四通一达等主要快递企业的营业网点最多只建设到县城,并且县城的网点布局也并不全面,有些县城都没有网点。由于农村人口散居、面广的特点,未来物流建设仍然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现在村村已经通邮政了,这是线下的物流,称不上互联网的物流。互联网的物流一要做到实时,二要让他的成本跟城市相接近,如果这个基础达不到,未来的农村电商就是一张白纸。”孙利军告诉记者,假如每一单的物流成本还像今天的物流成本一样,城市到农村要10元、20元,像宁夏、甘肃这些地区则达到50元,这样农村电商是成长不起来的。孙利军认为,发展农村电商首先要抓的就是物流通道,目前在淘宝的农村电商覆盖范围内,从城市到农村的物流成本基本上在5元以内。
让农民网购需要打通物流通道,而要让农产品通过电商渠道外销,除了要解决物流瓶颈之外,更需要具有一定知识水平的电商人才。而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空心化”问题则可能成为未来农村电商发展的一大阻碍。
农村年青一代多外出打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二代”也大多选择在城市定居,农村地区人才严重缺乏。开展农业电子商务,需要农民卖家精通电子商务技术,同时又要掌握一定的农业知识和食品安全知识,了解农产品特点和市场行情,并能在网购客服中及时解答客户提出的问题,这是农村电商在产品“外销”上的最大挑战。要实现农产品的外销,既要开发市场,又要维持运营和提供售后服务,目前大多数农民的能力和精力无法达到。
为了克服农村电商发展瓶颈,国内电商巨头们已经在物流、专业知识培训以及吸引大学生返乡方面发力,当然,农村电商的发展更少不了政府的支持。除了中央的专项拨款扶持外,浙江、福建等不少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更加细化的扶持政策,力挺农村电商。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在第二届县域电子商务峰会期间指出,电子商务本身离不开政府,同时电子商务又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力量,它需要方方面面的各种各样的力量共同来推动。政府在推进电子商务过程中的基本定位主要有两点,一是营造环境,二点是公共服务,包括监管在内。
“要从最初的政府主导、企业主体,转变为市场主导、企业主体,这样的转变是一个过程,电子商务一定要基于市场,政府在中间扮演第一推动力,一定要把第一推动力的接力棒交给市场。”汪向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