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跨过政策真空期-上海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 贵阳市电子商务行业商会 
主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动态

“互联网+金融”跨过政策真空期

2015年10月27日

2015-10-26  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  作者:本报记者 天雨

机器人客户经理、刷脸取款这些基于互联网的智能服务场景,成为10月中旬第九届上海(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洽谈会上的亮点。

从网络科技与金融的结合,不难看出传统金融机构正借力互联网工具、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升级。

不仅如此,在互联网时代日益觉醒的银行、券商等传统金融机构,开始大规模建设自身业务的互联网入口或者投资参股、并购创新型ICT企业。

这一喜人的态势恰恰来自于互联网的冲击。经历了两年多层出不穷的互联网金融新业务的洗礼,“互联网+金融”开始成为整个金融生态链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共同愿景。

趋势透视:支付为王 移动为王 大数据为王

两年前,传统金融机构对互联网还混沌不觉,余额宝等互联网“宝类”业务异军突起,随之而来的“存款搬家”效应,动了银行业的奶酪。

网络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和网络金融产品销售等崭新的金融业态,一步步点到要害,深深地刺痛着金融巨头们的神经。

“如果不能打败它,就加入它”。在“互联网+”风起云涌的时代,我们可以看到,除了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商等IT技术服务商外,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都行动起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金融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是同源的,都是广义的“互联网+金融”的组成部分。近期,随着“宝宝”们势头的减弱,传统银行也不甘示弱,纷纷推出自家的理财产品,兴业银行的“掌柜钱包”、交通银行的“快溢通”、平安银行的“平安盈”、民生银行的“如意宝”等应运而生。事实证明,在互联网理财收益下滑的当下,一些银行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却纷纷破5,逆袭互联网金融。

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淘金的各方力量中,互联网巨头坐拥庞大的数据流量和用户基础,成为第一集团。今年8月,奇虎360旗下的“你财富”平台上线。至此,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奇虎360、搜狐、网易、新浪、携程、搜房网等国内互联网十强(据工信部2015榜单)乃至小米、乐视等互联网公司的触角,悉数进入金融圈。

他们或以支付为基础构建金融帝国,或通过高收益产品跑马圈地,再或另辟蹊径避免同质化竞争,从昔日高喊颠覆者口号,到如今提出与传统金融机构“共生”、“助推”,互联网金融已经今非昔比。

由互联网企业主导的互联网金融业务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支付业务延伸;二是通过互联网企业的客户流量导入高收益率理财产品;三是垂直细分业务,包括信贷、理财、征信、众筹、保险、银行等。而支付是互联网企业构建金融生态圈的支点和重中之重。但在支付牌照获得与业务打通之后,真正的创新点恰恰是基于支付与场景的紧密结合所产生的新型业务。

尽管国外互联网金融的热度和社会影响均不及我国,但欧美发达国家依托技术优势其创新水平目前仍居于领先地位。从整体上看,全球互联网金融发展呈现出移动化、社交化以及广泛应用大数据的特征。

随着手机应用的不断普及,移动支付的线上线下应用场景逐渐增多。互联网金融下一个战场就是移动互联。手机就是银行、就是钱包。据高盛公司估计,全球移动支付交易额从2012年到2016年将以年均42%的速度增长,2016年将达到6169亿美元。支付方式上,基于网络连接的远程支付、近场支付、手机刷卡器支付、手机扫码支付和碰一碰支付等花样百出。比如,巴克莱银行在2012年推出了点对点支付系统,装有PINGIT的手机可以在麦当劳、星巴克、玛莎百货等商场完成支付行为,无须实际使用银行卡。

随着社交平台的兴起,分享、交流等社交元素开始与更多金融服务相互融合。Facebook与Paypal合作,推出应用于Facebook的线上支付“Send Money”,此外,基于社交活动的各类服务需求,如组织活动、信托请求、礼金、慈善募捐等,非金融机构推出了众多社交类应用。

此外,大数据帮助金融机构在线判断用户信用水平,无须用户再当面提交各种证明材料,或是担保抵押,不仅提高了效率和服务水平,还可以进行精准营销和风险防控。我国的网商银行利用蚂蚁金融云,搭建了国内首家核心系统在云上的银行。在网商银行贷款,用户可以3分钟提交申请,1秒钟放款,单笔贷款成本还在1元以下。美国银行和摩根大通银行根据历史纪录,针对客户经常去消费的店铺,主动提供消费回馈金,客户一旦到同一家店消费,回馈金就自动返到客户银行账户上。西班牙Bankinter银行将亚马逊网络服务(AWS)作为其信用风险模拟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开发复杂算法来评估客户的财务健康状况。

事实上,新兴互联网金融对于传统金融而言,无论在业务上还是商业模式上都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过去,我国银行间跨行转账需要手续费,银行还要向储户收取小额账户管理费,因为银行的IT系统在执行相关指令时需要成本。银行单笔交易成本以“角”计,单账户年成本在30元~100元不等。然而,在众多的支付业务的冲击下,我国单笔支付交易成本已降到1分钱左右,单账户成本降到1元以下。所以支付宝等工具能为用户提供免费转账服务。

规则引领:行业告别无门槛 无规则 无监管

7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确立了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等互联网金融主要业态的监管职责分工,落实了监管责任,明确了业务边界。国内互联网金融行业从此告别无门槛、无规则、无监管的“三无”状态。

10月1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金融企业座谈会,“鼓励互联网金融依托实体经济规范有序发展”。

专家指出,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领域创业创新的重要阵地,从总体而言,正在确立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框架以鼓励、支持为主,并未采取大规模限制的措施。目前,很多互联网企业信心满满地跨界到金融业创业、淘金,但以第三方网络支付机构、P2P平台为主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起步较晚,风控意识和管理水平相对滞后,创业家不可不理解和牢记金融的本质、遵守金融的规则、坚守金融的底线。

央行调查统计司副司长徐诺金在日前宁波举行的互联网金融季谈会上认为,“互联网+”给金融业和互联网企业自身都带来新的机遇,比如银行可以利用互联网公司的信息和数据挖掘客户,银行很多服务可以外包给互联网公司。互联网为银行做前台服务,银行为互联网提供后台服务。客户获得金融业务的界面不是银行,而是网络页面。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互联网也冲击着传统的物理银行概念、金融业务的时空概念、货币金融主权概念、冲击传统规章制度,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金融监管理念转变。互联网金融创新方兴未艾,目前还无法预计其未来的形态和运营方式,应当以互联网思维来创新监管政策,坚持适度监管、分类监管、协同监管、创新监管四大原则。

金信网创始人、首席运营官安丹方认为,随着全社会“互联网+”程度的加深,“互联网+金融”还有更多创新的空间和更加远大的前景。比如,第三方支付和传统金融机构的账号完全可以整合,一户一号,就可以对接贷款、股票、债券等所有的金融产品,“得账户者得金融”将成为现实。

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司长穆怀朋表示,应当鼓励传统金融机构的互联网业务与互联网企业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比如说银行金融机构可以为第三方支付机构,为P2P、网络借贷平台等互联网企业提供资金存管、支付清算甚至小额的贷款支持等的金融服务。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也可以和互联网企业开展业务合作,实现商业模式创新。证券、基金、期货类机构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可以拓宽金融产品销售渠道,创新财富管理的模式;保险公司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开展履约保险业务,也可以改善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的水平。下一步要支持银行信托投资、金融租赁、融资担保、小额贷款公司等等这些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开展合作,建立一个良好的互联网金融生态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