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16日
2016-06-15 08:22 北京日报
“6·18”又要到了,网购狂欢日又要“开始”了。
其实,这场狂欢就没停过。从元旦到腊八,从西方情人节到传统春节,从“白色情人节”到“光棍节”,从“4·18”到“6·18”,现在都成了电商促销的“大日子”。
电商们只想消费者跟着自己节奏下订单。但一年到头过不完的“节日”促销,消费者究竟从中得到多少实惠?不得而知。消费者已被节日促销轰炸得脑袋发胀。电商的过节瘾,说白了,就是为自己赚钱找个理由。但这种创意匮乏、诚意也不足的玩儿法,已难让消费者心动,最后可能只会沦为电商的自嗨。
伎俩已用滥
新噱头终究还是老套路
这些天,电商“6·18”年中大促的广告无处不在,让市民梁娜不胜其烦。虽然她自称网购达人,但也没扛住如此大规模地“狂轰滥炸”。“细想想,一年到头每天都要以节日的名义促销东西,感觉电商要疯了。”
其实,电商炮制“节日”促销已有些年头。最出名的就是天猫“双11”和“双12”,虽然有些“无厘头”,但也能给消费者添点儿新鲜感,大家也慢慢接受。
谁想,此头一开,电商们就一发不可收,如今打着过节的旗号进行促销的伎俩,已被商家用滥。京东商城前些年推出“6·18”,并标榜年中大促,其玩儿法套路虽不新鲜,但赚钱效应却促使天猫、苏宁易购、国美、当当等电商陆续跟进,扎堆儿大玩促销。
电商们都想趁机分一杯羹,甚至提前“开战”。京东从6月1日起就使出各种促销手段,苏宁也把时间拉长为6月12日至20日。首次推出的天猫粉丝狂欢节,更是从5月25日持续到6月20日,可谓“旷日持久”。
但各种“造节”背后,无论何种形式的“满减”、“赠券”、“返现”,促销仍是不变的主题。电商挖空心思炮制出来的节日,总归要以“低价”的方式争抢流量,刺激消费者把积攒起来的购物需求释放出来。
说白了,“过节”就是要掏你的腰包。
价格差多少
大促并非“历史最低价”
“原来那套先提价再降价的玩儿法,现在已经不多了。”西贴网创始人李礼说,通过对电商商品历史价格的跟踪比较,他们发现,那种段位较低的玩儿法很少见了。“这几年消费者交那么多‘学费’,早就摸清了商家的价格猫儿腻。”而且,现在很多商品可以通过不同电商平台比较价格,基本上比较透明了,“相比平时,大部分商品价格还是有那么一些优惠。”
记者特意“跟踪”记录了一款60英寸的夏普智能液晶电视的价格变化。
目前,大促期间这款电视的京东标价为4399元。可这并不是历史最低价,根据跟踪,就在此次大促开始前的5月26日,这款电视标价还一度低至4299元。而在今年“4·18”国美在线生日促销时,各大竞争对手纷纷趁机“过节”促销,这款电视,京东当时砸出的价格为4499元。
电商商品价格出现波动也很正常,但电商们竭力向消费者传达的信号是,这次“过节”购买最划算,价格也最低。但从实际情况看,节和节的差距有时并不大,所以消费者大可不必去熬夜玩儿秒杀。
价格“猫儿腻”少了,消费者就能痛痛快快“剁手”了?
想占商家便宜,没那么简单。一些电商为了让消费者多买东西,就通过设定“满减”规则,变相逼着消费者来凑单。这些凑单条件却有些苛刻,并非所有品类商品都能凑订单,只能根据指定的品类凑。
市民李女士是京东商城的铁粉儿,这次京东618大促,她想买一款标价49.9元的洗护套装洗发水。该款商品页面中提示道,“京东618,洗发护发6.1至6.20疯狂20天,满199减100,点击抢购。”
满199元减100元,说来还挺优惠,李女士不想错过促销机会,就搜肠刮肚半天,好歹凑了200元订单。她满以为能享受到优惠,结果加入购物车提交订单后,却发现价格并没有减去。
“明明是促销商品,咋就不能优惠呢?”李女士联系客服人员,得到的回答是,这款商品实际上并没有参加这次促销。“那为什么要在商品下方挂上促销消息呢?这不是误导消费者吗?”
“凑个单还这么多条件,想占点儿便宜可真难啊。”她看了看那些能凑单的商品,并不满意,只好结束这次并不愉快的购物。
电商在自嗨
一年造出14个“情人节”
“品质狂欢节,低价购品质”、“为自信狂欢 美丽专项‘购’愉快!”这些漂亮的言辞如今看来只停留在广告之中,并未成为消费者的切身体验。对不少用户来说,在喧嚣的节日促销里,他们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实惠,购物体验也不美妙。那种说好的一起狂欢,最后仅剩下电商们在疯狂自嗨。
“领券再折”、“神券叠加享”等字眼为商家营造出了出血让利的氛围,但往往言过其实。有些商品,看似便宜,其实通过“满200减100”等手段来提高折扣门槛,折扣确实享受到了,但消费者必须花更多钱,买了比平时更多的东西。“有些东西,也不知道有啥用,就是为了凑单。”耗时耗力,买了一堆没用的东西,消费者的体验能好到哪儿去?
业内人士看来,电商过度沉迷于造节,已在严重透支公众的消费能力。有报道称,在电商的炒作之下,现在每月14日都变成了一个“情人节”,什么日记情人节、亲吻情人节、银色情人节、绿色情人节等等,五花八门,再算上传统的七夕和“520”,一年下来,光跟情人节有关的节日,就有14个之多。“要是每个节日都送礼物和吃饭,简直要破产了。”泛滥的节日,不少人直呼承受不起。
物以稀为贵,促销的节日越多,消费者的新鲜感就越少,注意力逐渐分散。频繁打着节日的旗号搞促销,鼓动消费者来买单,已让消费者产生“过节”疲劳。
其实,目前消费者到网上购物,已经成为消费习惯,用户也不再只是盯着低价才来网购。如何另辟蹊径,提供质优的商品和愉快的购物体验,才是各大电商该考虑的现实问题,而不只是生硬地“造节日”玩儿促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