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01日
2016-07-31 09:03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核心提示: 近年来,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递业呈现持续迅猛的发展态势。在我国快递业高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供给效率不高、供给结构失衡、安全防范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限制了快递业的发展。着力推进快递业供给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更好地融入工业生产,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对推动我国快递业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现实意义。
近年来,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递业呈现持续迅猛的发展态势。2015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200亿件,业务收入完成2760亿元,居世界第一位,五年新增就业岗位100万个以上,年支撑国内网购交易额突破3万亿元。在我国快递业高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供给效率不高、供给结构失衡、安全防范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限制了快递业的发展。着力推进快递业供给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更好地融入工业生产,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对推动我国快递业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现实意义。针对上述问题,可从以下方面着手解决。
加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提升快递业法制化标准化水平。交通运输部和国家邮政局应在启动《快递条例》起草工作的基础上,加大立法调研论证,广泛征求民意,推动《快递条例》的制定出台,使快递条例成为引领、促进、保障快递业发展的有效保证,推动快递服务上台阶和健康发展。加快建立并完善与快递业发展相适应的快递业服务标准体系,明确收寄、分拣、运输、投递等环节的安全要求,全面推进快递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快加强快递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建立违法失信主体“黑名单”和联合惩戒制度,促进快递行业诚信经营、优质服务。加快建立快递业安全应急预案,规范快递安全突发事件管理。
加强快递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快递配送网络。加大对快递服务业的扶持力度,将快递业发展专项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快递物流园区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将社区和村镇网点建设纳入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积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快递物流园区,加快建设集办公、生活、快件分拣处理中心、电子商务仓储配送、快件安全监管为一体的综合性快递物流园区,引进规模企业和知名品牌进驻物流园区,打造现代化的快递物流基地,突破行业发展瓶颈。强化中心城市的快递中枢作用,在高校园区、写字楼群、住宅小区等快件到达集中区域,统一规划建设配送场地,满足小批量、多频次、快周期的物流服务需求。积极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加速快递业在农村和西部地区递送网络的布局,打通农村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提升农村快递物流供给能力。
加快快递产品和业务整合创新,引导建立快递市场化合作机制。工业4.0出现后,工业批量生产逐渐过渡到个性化生产阶段,市场需求变化迅速。快递业要加快资源整合,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提升冷链快递、高端快递、逆向快递等寄递服务能力,拓展高附加值的增值服务,充分释放渠道价值。推进“互联网+”快递,鼓励快递企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拓展与电商、地方主要产业和特色市场的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快递配送服务、产业集群快递物流服务、大型专业市场快递物流服务,推动地区性、传统市场向全国性、开放型市场转型,实现更大范围的供需对接。鼓励品牌快递企业积极引入PE/VC进行融资,通过吸引投资、兼并、盘活资产等资本运作,扩大服务网络和服务范围,锻造整合优势。此外,应加快快递业国际化发展的顶层设计,鼓励企业“抱团出海”,提升快递企业海外仓建设能力,在重点口岸城市建设国际快件处理中心,提高运营效率。
发挥综合运输体系功能,提高快递业效率。统筹考虑区域发展、人口分布、产业布局以及资源禀赋等因素,加快推进临铁、临空、临港、临高速公路出入口、临产业聚集区等一批重点货运枢纽建设。实施快递“上车上船上机”链接工程,注重各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和配套,推动以公铁联运、公水联运、铁水联运、水水转运等多式联运枢纽和信息系统为组织平台的资源整合,促进多式联运服务和上下游产业的跨界发展,进一步提高投递和物流效率。加快制订快递服务车辆管理办法,合理确定快递车辆在城区的通行区域和时段,着力解决快递车辆进城“通行难、停靠难、装卸难”等突出问题。鼓励和引导快递企业在基础设施、干支线运输、运能拓展、网络网点、快件揽收及末端配送等方面加强合作,发展第三方配送和公共配送,提高物流运行效率和生产效益。
加强寄递渠道安全监管,完善快递行业安全保障机制。加强市场执法检查力度,督促指导快递企业全面落实以“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为重点的寄递渠道安全制度。鼓励和引导快递企业加大安全防范设施设备投入,建立内部流程、技防、人防三结合的快递安全防控体系,大力推进企业业务流程的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全面提升安全监管水平。全面组建快递行业协会,以协会名义建立完善快递行业准入资格与行业黑名单制度。健全行业安全监管风险预警、应急处置、责任追溯等规范化管理体系,依法加强对快递业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设立快递价格监测系统,开展服务质量测评,定期发布快递发展指数等,引导企业由价格竞争向服务竞争转变。
加强快递行业人才培养,建立人力资源支撑体系。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健全快递业务培训工作机制,鼓励企业与大中专院校开展合作,建立培训基地,加大教育培训经费投入,集聚和培育高水平快递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强化快递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组织开展快递业务员国家职业技能资格鉴定考试,推行快递员工持证上岗。引导快递企业规范用工,健全薪酬分配、激励约束等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和机制,保障企业劳动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