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7月12日
盘点:B2B创业者不得不知的五个创业趋势
来源: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融合不是新鲜事,融合已经悄然发生很久了。过去的2017年,我们认为市场最重要的一个趋势就是“融合”。宏观上,产业资本成为资本市场新“深口袋”,产业与资本融合已成大势,各行业内的整合案例也层出不穷。
在每一个细分行业,线上与线下的融合也都在进一步加深。对于中国创业公司而言,国际化融合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而回归公司内部,轻重模式如何融合、跨界业务如何融合,也成为创业者面对的重要命题。
趋势已现、未来已来,这波融合浪潮将在今年进一步显露锋芒。因此,我们仍然将2018关键词定义为“融合”,建议创业者拥有更加开放的心态,拥抱一个充满融合的新世界。
1.产业和资本融合
- 创业者瞄准带有战略协同能力的产业资本 -
- 巨头们利用非有机增长来拓展边界 -
- 在垂直行业内寻找roll up的机会 -
让我们先看看大势。经济周期和行业周期影响着企业的战略选择,产业+互联网领域的创业者需要积极拥抱融合。
以企业服务行业为例,拳头产品的规模化成熟伴随着行业阶段红利的减少,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把资本推动的多产品线策略纳入议程。而以AI为代表的新技术行业中,资本推动了应用场景、技术能力、基础设施的紧密融合,企业的股东名单中出现了诸如阿里、腾讯、Daimler、Xilinx、Nvidia等产业龙头。在物流行业,前有菜鸟、普洛斯、顺丰、京东物流等积极布局,卡行天下、福佑卡车等优质标的得到物流巨头的青睐;后有运满满和友商合并,试图在整车物流+互联网领域一统天下。物流作为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全社会的“成本项”,正在通过模式创新和技术、数据革命不断提升效率。2017年,财务资本全面拥抱BAT等大腿,有BAT加持的项目在后续融资中明显占得先机,这也是产业资本的力量。
我们确信,产融结合的趋势将在2018愈加明显,创业公司要更乐于接受产业内核心资源方的投资以实现战略协同,不要过于担忧“站队”的问题。成长到一定阶段的企业更积极地尝试通过投资并购来扩大业务边界,让非有机增长成为重要的业务驱动因素。而经历业务放缓、成长遭遇天花板的中小企业则可以寻求“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整合机会。
2.线上和线下的融合
- 产业互联网化带来线下数据的线上变现 -
- 互联网技术反向改造线下供给 -
别笑。尽管O2O听起来已经像是上个世纪的事了,但实际上,我们认为2017年才是“互联网+”真正爆发的元年,随着互联网与传统线下产业的边界急速消融,2018将进一步验证“产业互联网化”。
泰合认为,民用互联网在中国的前20多年是“互联网产业化”,典型特征是线上连接线上(社交、电商)、线上连接线下(O2O,LBS),互联网作为垂直的行业逐步变成国民经济的重要细分行业。
而刚刚过去的一年,越来越多的行业将变成“产业互联网化”,单纯“连接”的作用已经有限,线上对线下的“改造+赋能”将是未来的核心关键词。在中国,以阿里入股三江、高鑫,腾讯投资永辉为代表,线下零售的互联网化已经势不可挡。
在美国,亚马逊收购Whole Foods也试图将线上和线下彻底打通。未来,在零售领域将不存在所谓单独的互联网公司。曾经在线上几乎难有作为的教育、医疗、制造等领域,借着互联网视频、AI、大数据等技术的爆发,领先公司在也迎来了快速商业化的机会,他们以互联网技术批量改造线下供给资源、显着提升行业效率。例如教育领域的作业帮、百词斩;医疗领域的推想、新氧等,都已经快速成长为以产业和服务为基石的互联网公司。
2018年创业者要持续关注互联网对线下的全面渗透。这种渗透已经不止是过去的工具化的交互方式,而更多是模式创新、技术变革、数据赋能给传统产业带来的格局重塑和效率提升。
3.“轻”与“重”的融合
- 大部分行业进入成熟期,“重公司”才能构建壁垒 -
- 传统行业玩家擅长的核心价值链领域出现颠覆机会 -
轻与重从来不是模式的选择,而是核心价值贡献的选择。从2017年开始,众多企业已经在“轻模式”中向“重模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前期“轻资产”快速抢占市场的基础上延展“重场景”和“重服务”来构建市场壁垒。
在B2B行业中,几乎所有细分市场领导者都在通过做重产品(自营、控产)、做重运营(自有地面服务中心、自主生产内容)来提高客户黏性。企业服务与新技术行业中,我们则观察到企业不再盲目拉新,而是开始加深垂直行业解决方案能力,提高单客户需求渗透率。
例如,拉勾在2017年开始实现规模化交付收入,通过加重服务成功构建壁垒并拓展能力边界。在车金融领域,行业领军者自16年起就用更重的直销获客模式取代更轻的代理模式,通过深度布局自有线下直营团队,实现对B端场景的把控、欺诈风险的预判以及衍生业务的拓展,将管理打造铁军的能力塑造成新的行业壁垒,行业集中度迅速提高。美利车金融、灿谷金融通过重模式构筑强大的竞争壁垒,寡头垄断的格局初步形成。瓜子二手车携真实交易数据推出行业领先的“瓜子大脑”,精准定价、提供高效的保卖服务;福佑、云鸟携报价数据向上游渗透至核心拿货能力和货物分配权;卡行天下携枢纽数据优化物流链路……我们相信一旦数据形成产品化的生产力,必将超越传统行业的纷繁Know-how和经验壁垒。
当互联网1.0的连接实现了全口径数据的在线化,进而将交易匹配、市场营销等交易成本压缩至极限时,互联网2.0的价值就会体现在“后在线化时代”的数据化变现,改造传统行业,提升效率。2018年,互联网创业者必须更加继续关注传统行业玩家擅长的采购、生产、交付等核心价值链领域,携数据化能力以“上帝视角”实施全方位革新。
4.国际和国内融合
- 向互联网洼地进攻,机会仍然存在 -
- 新的大航海时代,将塑造中国企业强大的影响力 -
中国创业公司“出海”已经蔚然成风,产业优势带来的国际化分工驱动中国互联网企业走向全球。今天,中国互联网创业早已从Copy to China蜕变成了Copy from China。以11亿互联网用户为基础,各领域红海竞争中脱颖而出的玩家无不具备过硬的用户产品认知、流量运营和打大仗恶仗的经验,并受益于中国资本市场流动性带来的融资优势和低成本的技术人员优势。随着国内市场的逐步饱和,携战略、资金、团队优势向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洼地进攻已成为寻找规模扩张新增长点的最佳选择。
在拉美、中东、印度、东南亚、俄罗斯等地超过35亿人口的市场中,无论是电商、内容、金融创业都还处于草创未就的阶段,这中间存在着降维打击的红利机会。Blued除了是中国最大的同性人群社交平台以外,也是东南亚市场No.1,同时正迅速占领拉美、欧洲市场;而在视频领域,Snaptube拥有丰富内容和用户运营经验的中国团队正与深谙本国文化的本土团队通力合作,将成熟的产品与服务,输送给流量和基础设施还处于上一时代的地区人口。在出行领域,租租车也开拓了国际版业务,凭借国内流量运营经验和产品服务能力,已经开始向海外人群提供租车服务。
这是一个21世纪新的大航海时代,如同四五百年前发端于欧洲的地理大发现,中国国势的兴起必将推动中国互联网企业在全球的布局,而这将影响深远。
5.跨界融合
- 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的跨界融合加速 -
- 社交流量和交易结合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
2018,跨界融合将成为企业增长的新动力。“外卖巨头做出行”、“打车软件做外卖”的热门话题在刷新人们对跨界融合的认知。场景边界的划分早已不再泾渭分明,行业边界开始模糊,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同步发生。拥有流量优势的公司开始拓展更多业务场景,以加强用户服务、提升活跃和留存、拓展变现触点;拥有供应链优势的公司,将供给侧的能力复用到更多场景和渠道,寻求业务协同、规模效应或者资本效率。例如瓜子这样的交易平台不断拓展金融、保险、供应链、数据分析等业务,Blued这样的社交平台不断将流量复用到直播、游戏、旅游、医疗等场景;而搜索、视频、社交,便利店、货架、无人贩售,不同的线上、线下渠道都被聚合起来和统一的供应链对接起来,如同贝贝、Today便利店、每日优鲜所做的那样。
社交同交易的结合已经迸发出的巨大能量,“社交货币”威力凸显。无论是社交电商翘楚拼多多、云集,还是教育付费自传播标杆百词斩,都实现了极低的获客成本、远高于同行的转化率/留存率以及指数级的增长曲线。事实上,简单的“分享”动作背后,关键是对“人”的要素的还原和解构。创业者要去真正理解社交关系网络中消费者截然不同的消费心理和决策回路,在此基础上去实现“社交+交易”的真正闭环。创业者还需构建真正适配去中心化流量的分发体系和供应链体系,以及构建以K因子为核心的全新运营数据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