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5日
中国电商这十年:规模扩十倍 决战新零售
来源:时代周报
导读:纵观十年来的零售行业,排名前三的阿里、京东、苏宁,在三个掌门人的不同风格带领下,分别走出了三种不同的零售发展模式和路径,交错其中的分合,撕咬,让诸多“吃瓜群众”在看惯了口水横飞、疯狂“造节”、营销大战的同时,也被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消费习惯。
过去十年,是中国电商行业发展最为迅猛的十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9.16万亿元,2008年这一数据仅为3.15万亿元。而根据预测,2018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37.05万亿元,短短十年间增长超过十倍。
电商行业也是竞争最残酷的一个行业,风云变幻、群雄角逐,不断有人倒下,亦不断有人站起来。凡客、当当、聚美优品等一大批曾经家喻户晓的电商平台,如今也面临消失或沉寂。而经过了十年大浪淘沙,有三张老面孔,几乎可以代表一整个时代的消费风向标。
纵观十年来的零售行业,排名前三的阿里、京东、苏宁,在三个掌门人的不同风格带领下,分别走出了三种不同的零售发展模式和路径,交错其中的分合,撕咬,让诸多“吃瓜群众”在看惯了口水横飞、疯狂“造节”、营销大战的同时,也被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消费习惯,上述三者,在十年之间,一步一步驱动着国内互联网零售行业朝新维度变革和发展。
去年以来,随着消费升级的大潮来袭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加速发展,零售行业又迎来了一轮转型升级的重要周期,不管是来自电商派系的马云、刘强东,还是发迹线下实体派系的张近东,都出奇一致地吹响新零售的冲锋号角,并为此布局下一个十年。马云首倡新零售,张近东提出未来零售的本质是智慧零售,刘强东则用无界零售定义第四次零售革命。
有意思的是,2018年这一年的电商圈又意外挤进了一个搅局者:“黑马”拼多多黄峥。
站在新零售的风口上,这几张零售面孔如何论战下一个十年,谁又将笑到最后?
纯电商已死
2008年就像是一个命运的分水岭。这一年,马云独排众议上马了“云计算”,并坚持要自研一套大规模操作系统“飞天”。刘强东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因融资问题愁白了头,依旧坚持自建物流的核心战略。张近东看到了来自互联网的致命冲击,在苏宁最舒适的年份毅然决定转型互联。
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是,互联网零售规模增速在2009年达到巅峰,而从2013 年开始便一路呈下滑趋势,到 2017年增速仅为 21.28%。不过,这一数据在今年上半年有所回暖。
数据显示,2009–2013年间的网购增速分别为100%、77%、74%、50%及58%。而阿里巴巴的获客成本,也从2013 年 50.89 元提升至 2017 年 226.58 元,4 年增长近 3.5 倍。线上流量红利见底,线下实体企稳回暖,成为零售行业发展的大背景。
2016年10月,在云栖大会上,曾经通过“淘宝”培养起国内消费者网购习惯,甚至一度让实体店生意冷清的“电商教父”马云直言道,纯电商时代很快就会消失,未来10年、20年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只有新零售。
实际上,新零售发展的背景就是在马云首倡新零售之后,各路巨头亦纷纷提出新零售战略目标并加速布局。
阿里的野心早在2014年开始展露,其先后拿下了银泰商业、三江购物、百联集团、新华都、高鑫零售等以商超百货为主的实体零售企业,甚至在2015年以283亿元战投江湖老对手苏宁易购结成“英雄联盟”抗衡京东,更为典型的手笔还包括创新性推出了盒马鲜生、零售通等新零售模式。除此之外,还入股居然之家、收购肯德基,助力星巴克接入外卖等,被认为是对腾讯系多样化线下业态布局的抗衡。
多业态、大数据、黑科技,则成为京东身上显眼的标签。无人机、无人配送车、无人仓库、无人超市等无人黑科技的应用,成为京东技术体系最大的看点之一。京东的新零售之战还在百万便利店、高端生鲜7fresh、诸如“曲美Plus”这样的超级体验馆等领域全面铺开。
在刘强东的规划中,京东目标是要从电商平台转型为“零售+零售基础设施服务商”,这是一个更具创造性的庞大命题,京东要把自身积累的资源、技术、服务等模块化,全面对外开放赋能,不断突破业务和增长的边界。
城墙大旗变换。和苏宁过去转型互联网所必须经历的阵痛一样,阿里京东等电商派系要深入线下跨界“做重”,也势必要经历一段成长期和磨合期,例如阿里快速切入的方式,就是入股线下企业以及从实体店挖人。
去年以来,苏宁广场、苏宁易购广场、苏宁小店、苏宁易云店、红孩子、苏鲜生、苏宁体育、苏宁影城、苏宁极物、苏宁易购县镇店、汽车超市等被称为“两大、一小、多专”的多业态门店,迅速在全国遍地开花。张近东表示,之所以开店提速,一方面是看到消费升级需求的新风口,另一方面苏宁结合八年互联网转型经验,已制订了一整套智慧零售的系统解决方案,苏宁智慧零售全面开花落地的时机已成熟。
深建护城河
眼下,布局线下商业是当前阿里最为核心的战略投资领域,而未来新零售的核心,还在于数字化革新这一块。阿里十年前开始布局的云计算则愈发凸显战略意义。
阿里巴巴刚刚发布的2019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90.5%至56.7亿元,这致使整个上半财年营收首次突破100亿元,目前,阿里云客户已涵盖40%中国500强公司和49%中国已上市公司。截至二季度末,支付宝用户已超过7亿人,较2017年底的5.2亿人增长超35%。阿里商业基础设施建设在各自领域竞争力持续强化,将构建起未来5–10年的竞争优势。
有意思的是,阿里还宣布要砸一千亿,成立一个负责基础科学和颠覆式技术创新研究的实体组织—“达摩院”,又成立了独立芯片企业“平头哥半导体有限公司”,还宣布要发射无人太空站,对前瞻性新技术的投入和探索一浪高过一浪。
京东是以自营模式为核心的,这也成为京东的杀手锏。正如亚马逊巨额投入背后是贝索斯的意志一样,刘强东也曾力排众议自建物流,“一意孤行”最终奠定品质和效率的江湖地位。
马云曾表示不看好自营B2C模式,因为京东模式太重,而且管理100万快递员企业将失控。刘强东则认为,不管什么模式,消费者最关注商品、价格和服务,自营的规模效应下,商品更加可控有保障,效率更高价格更低,自建物流下仓储物流配送售后服务也更加高效稳定。早晚,京东要替代掉阿里模式,变成市场的主流。
去年12月,京东物流CEO王振辉就宣布京东物流年营收规模达300亿元,已经实现盈利,预计未来三五年将达到千亿元营收,成为物流领域的新独角兽。而在刚刚过去的10月底,王振辉宣布京东物流再下一城,正式进入个人快递领域,提刀杀入顺丰腹地。
实际上,除了物流能力,京东目前已将包括供应链、技术、金融、营销等方面的资源和能力从内部驱动发展到实现外部赋能,全面开放,并逐步体现到收入构成上,开始进入收获期。
过去几年力推双线融合的苏宁,则形成了以易购、物流、金融、科技、置业、文创、体育、投资八大产业板块协同发展的格局。张近东据此提出2020年将冲刺交易规模4万亿元、线下两万店和全渠道高于互联网转型期两倍增速的发展。
细分电商异军突起
易观数据显示,2018年二季度,天猫成交总额较去年同期增长34.5%,占据市场份额58.2%,排名第一。京东成交总额同比增长28.2%,其市场份额为26.2%,排名第二。苏宁易购排名第三,其二季度的市场份额已经增长至5.5%。唯品会和国美分别以4.5%和1.2%的市场份额占据第四和第五的位置。
显然,行业前二占据了超过86%的市场份额,电商巨头马太效应凸显。过去的地图似乎再找不到新大陆。但实际上,除了主流综合电商平台“大煞四方”,社交电商、跨境电商、农村电商、生鲜电商、内容电商、母婴电商、精品电商、品牌电商等细分电商也在层出不穷地冒出来,成为吸引市场关注的新焦点。
2018年,一个名为黄峥的80后电商新贵横空杀入,吸引了外界的注意。他用最短的时间把2015年才创立的电商企业拼多多推上纳斯达克,又以最短的时间在个人财富排名上超越两位前辈“东哥”。
有意思的是,拼多多自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未曾间断的质疑声浪,品质怀疑、假货指责、法律风险,未来也将成为拼多多发展不可避免的忧患。尽管目前拼多多尚远未能撼动三大巨头的市场地位,但其凭借低基数、独特的生态定位以及社交电商的黏性,也同样有着不可小觑的竞争优势。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达9万亿元,中国海淘用户规模将达0.88亿人。随着全球消费观念的兴起,用户对高品质跨境电商的需求将增加,海淘用户规模也将持续扩大。2018年上半年,网易考拉就以26.2%的市场份额位居首位,六度蝉联跨境电商市场份额第一。
电子商务竞争的关键词,已从传统的拼货品、拼价格、拼快递速度,转变为拼融合、拼生态、拼服务、拼创新以及拼数据。拼多多等电商的崛起,也让行业看到了传统电商在被新模式、新技术、新手段、新竞争维度加持之后依然具有非常强劲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