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增多 国外“黑心”免税店专宰中国游客-上海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 贵阳市电子商务行业商会 
主页 > 行业动态 > 热点聚焦 >

热点聚焦

投诉增多 国外“黑心”免税店专宰中国游客

2016年05月06日

2016-05-05 10:40 来源: 中国商网综合

核心提示: 在微博、微信、论坛和媒体报道中,有很多对这些免税店的抱怨和投诉,不少消费者直指它们为“黑店”。从以往报道来看,日本、越南、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等亚太国家是这类“黑店”的重灾区。

现在很多中国人有钱了,所以就想到到国外旅游购物。近日,有媒体报道,一名张姓游客一家四口随团赴日旅游,被带到免税店购物。他花了91万日元(约合人民币5.5万元)购买被宣传成是药品的保健品。事后在网络上看到差评,想退货却受到导游极力阻挠。

有媒体报道,到日本旅游的大陆游客越来越多,但日本也出现专门接待大陆游客的免税店,货品价高且来源不明。媒体呼吁,不要一味迷信“日本制造”才不会被骗。

据悉,张先生所买的纳豆精、酵素等产品,包装所载明的生产地址,并没有工厂存在。

据了解,日本有很多专门为中国大陆游客定制的产品,应该都经过相关部门核准上市,但品质不一定最好。而同样的产品,在免税店和一般店家价差有可能达一倍以上。免税店产品价格高,因为店家、旅行社和导游都要抽成,导游最多可拿到总价25%的回扣。

报道举出一种健康食品为例,平均一粒为11日元,在这类免税店里却高达69日元,足足高出5倍多。

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中国驻日使馆陆续接到多起游客在免税店购物受骗的投诉电话。虽然中国驻日使馆曾通过微信提醒旅客谨慎购买高价保健品,但投诉或求助电话不减反增。

不仅是日本,近些年,国外出现一些开在旅游区主营当地特产的店铺,产品都写着本地制造,名为免税店,商品标价却比市面常见的同类产品高出很多,很多品牌当地人闻所未闻。这些店铺主要或专门接待中国游客,售货员大部分甚至全部会讲中文,接待游客训练有素。

在微博、微信、论坛和媒体报道中,有很多对这些免税店的抱怨和投诉,不少消费者直指它们为“黑店”。从以往报道来看,日本、越南、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等亚太国家是这类“黑店”的重灾区。

首先,境外消费市场大,“黑店”有利可图。远游归家给亲朋好友带礼物,是中国人一大习俗,如今腰包鼓了,走得远了,异国他乡的特产当然是送礼佳品。

其次,导游成导购,服务一条龙。很多中招的中国游客都有共同特点:不懂当地语言,甚至一句外语都不会;报廉价团出游,缺少境外旅游经验;对旅游目的地了解不多,全凭导游安排;愿意花钱,出手大方;听到中文就激动,见到同胞就觉亲切。所以,当他们在陌生国度游历几天后,被导游带入一个物品丰富、中文销售热情接待的店铺里,很容易动心,更何况很多还是中老年游客,一旦导购扯上儿孙福祉,他们几乎抵抗力尽失。

第三,特色产品免税店推介当地资源,易获所在国政府支持。无论是日本的酵素、药妆,澳大利亚的蜂胶、绵羊油和奶粉,还是越南的乳胶枕头和新加坡的电子产品,不仅是商品,也是当地文化符号。这些商品销路好,既能带来税收,又能推广本国文化,当地政府没有理由不支持。

另外,当地旅游行业不规范也是原因之一。近年来,中国人“走出去”规模扩大,给海外旅游业带去强劲推动力,很多小型、不正规的旅行社和商家也见缝插针生长起来。其中不少华人导游没有底薪或底薪很低,收入全靠游客购物提成。在日本一家大型旅行社工作多年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她知道有的不正规旅行社与所谓的免税店和高档餐厅勾结,对导游进行培训,时时对游客“洗脑”,令游客对其产生信任,后面不管是购物还是住店和用餐,就都任由摆布了。

中国国家旅游局驻日本首席代表张西龙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短短1年半时间里,日本免税店从400家扩展至3万多家,而且免税商品几乎涉及各个领域。在这一高速扩张背景下,鱼目混珠的现象也十分严重。特别在东京、大阪等中国游客过度集中的大中城市,新生了部分由来自中国港澳台地区、大陆以及在日华侨华人以合作、合资等方式开设的免税店,专门针对中国游客采取不正当营销和推销方法,中国游客因此购买货价不符等“黑心”免税商品的现象也越来越多。

正是张西龙提到的某些带有华人色彩的免税店,成为让中国游客海外游最受伤的坑,需要特别提高警惕。

澳大利亚海外免税店存在骗局几年前就已见诸报端,被媒体曝光后情况有所收敛,但仍不时发生。而今,日本、越南和新加坡都有类似案例见报。难道坑骗中国游客的免税“黑店”就无法防治了?

建议提醒消费者购物时注意查询价格、货比三家,提前了解产品型号与功能特性、零配件及产品保修条款(包括地域覆盖范围)等事项。在付款前就要问清商品退换政策。购物时还要注意索要并检查收据或购买凭证,并确保所注明的商品描述以及价格准确无误,以防需要退换商品。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建议消费者对购买商品进行测试,以确保其达到应有性能。

在实际操作中,鉴于游客一般是短期出游,动用当地资源的时间和能力都有限,相比之下,当地监管部门的监督和查处其实对于无良商家更有威慑力。

中国国家旅游局驻日本代表张西龙对新华社记者表示,得知一些免税店发生蒙骗中国游客的情况后,旅游局向日方主管旅游的有关部门多次提出加紧整顿这种不健康、不正当现象的要求,并提出公布部分严重案例等措施。他说,日本官方也在积极进行证据收集和调查监管。中日双方旅游部门对这些问题高度关注,正积极进行旅游事务磋商,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筛选分类,力图逐步解决。(责编:王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