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超九成亏损 是什么成了“绊脚石”?-上海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 贵阳市电子商务行业商会 
主页 > 行业动态 > 热点聚焦 >

热点聚焦

生鲜电商超九成亏损 是什么成了“绊脚石”?

2016年05月24日

2016-05-24 09:49 来源: 中国商网综合

    

核心提示: 生鲜电商近两年发展势头迅猛,目前国内农产品电商已接近4000家。但现实的尴尬是,数千家生鲜电商中,绝大多数还处于亏损状态。

生鲜电商近两年发展势头迅猛,目前国内农产品电商已接近4000家。但现实的尴尬是,数千家生鲜电商中,绝大多数还处于亏损状态。

有业内人士指出,生鲜电商这两年火得一塌糊涂,却一直是电商行业没有攻破的一个品类,整个生鲜农产品几万亿元的市场规模,电商渗透率却还没有超过10%,尽管被视为电商行业最后一块蓝海市场,但是敢碰生鲜电商的人却越来越少。

究其原因,最大的原因是损耗过大导致成本太高,有用户感叹,在电商网站上随便买几斤水果,都花了一百多元。还有用户说,网购的水果收货时发现已经烂了、肉制品也解冻了,看到快递员辛苦的表情,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有专家表示,生鲜的消费者规模小且零散化,配送成本高,消费者又希望产品送达时是新鲜的,能够保持好的口感。用户在生鲜电商平台下单,收货后发现产品与图片描述有比较大的差异,有烂果、次果,或海鲜产品已变软甚至解冻渗水,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

其实,电商之所以能颠覆传统商业,归根原因正如刘强东所强调的,就是大幅降低了商业流通成本,所以京东做了高效的物流,然而生鲜电商是个例外。

有行业人士指出,生鲜这种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社会基础业态,从政策和流通上都早已形成了非常高效的玩法。以水果为例,传统流通路径是小商小贩到田间地头收货,然后集货到一级批发商,一级批发再运往全国各地的二级批发市场,如北京的新发地等。

在整个过程中,生鲜往往只经过一层大的批发商,而不像其他品类的多次经销,极大的压缩了流转次数。因为对生鲜来说,多流转一次就多一次致命的损耗。

永辉超市一位人士说,目前生鲜电商最大的痛点是整个生鲜行业的标准化不够,增大了仓储运输的难度和成本。该公司透露,永辉正在与一家韩国企业接洽合作,今年下半年可能在北京建设一个生鲜工厂,把生鲜产品从非标品变成标品。

日前,京东宣布,将花100亿元打造生鲜的冷藏冷冻仓配一体化网络,降低生鲜电商最头痛的损耗成本。对于冷链配送,京东一位人士说,现在市场上通用冷链物流的方法是“泡沫箱+干冰”的方式进行配送,仅泡沫箱和干冰的成本就不止10元。其次,市场上冷链物流所通用的泡沫箱大部分是一次性,难回收,不环保。京东冷链的做法是“自营配送员+可循环使用的专用冷链配送箱”,可以将生鲜产品送达后,进行回收。这样的配送方式额外增加的成本并不会太多,却极大降低了生鲜的物流成本。

有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农产品电商接近4000家,其中仅有1%盈利,7%巨额亏损,88%略亏,4%持平,总体上95%的都在赔。据统计,我国生鲜品类的损耗约为20%~30%,大部分是在产品流通过程中发生的,而在国外这一数字约为3%~5%。当消费者投诉退货则意味着产品完全报废,往返运输翻倍增加了商品的损耗,进而拉高了成本。

当然未来,随着生鲜电商销售规模的增大,大数据预测更精准,直釆也许才能真正成为一种改变生鲜行业的模式。

虽然生鲜O2O模式可能是生鲜电商“上岸”的一条捷径,但能否走通还是要看是否有资本的强力加持。同时生鲜电商必须学会精细化运营,或者提升线下门店的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