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高管:产业转移后,中国到底能留下什么?-上海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 贵阳市电子商务行业商会 
主页 > 行业动态 > 热点聚焦 >

热点聚焦

亚马逊高管:产业转移后,中国到底能留下什么?

2016年12月22日

文 / 路遥 2016-12-21 23:11:53

  亚马逊全球开店中国制造+总经理康平认为,中国制造能借助电商实现品牌化,赢得议价权。

       电商在线讯 12月21日,全球跨境电商峰会上,亚马逊全球开店中国制造+总经理康平发表了演讲。他认为,“第四次世界产业转移”已然上演,低端制造业正逐步从中国转向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一些高端制造业也在面临来自全球的竞争。

 

       “生产力转移后,美国和欧洲留下了品牌和技术,日韩留下了今天的丰田和三星,香港留下了金融和旅游,台湾留下了芯片制造……回到中国,在第四次制造业转移过程中,中国到底能留下什么?” 康平认为,中国制造不仅面临成本上升、利润下滑的困局,最致命的问题在于品牌缺失。

 

       不过,当中国制造面临危机之时,电子商务的崛起也为中国制造带来了新的机会。康平认为,在消费个性化、多元化的大趋势下,中国制造业可以通过电商进入前端,省去中间层层的经销商,直接与消费者接触,并通过柔性供应链实现多样化的需求。

 

       在康平看来,中国制造选择电商转型有天时、地利与人和。“天时”在于政府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决心和投入的资源支持,“地利”指的是几十年来中国形成的无数条产业集群带,而“人和”一方面指三十年来,中国诞生的一大批制造业人才和营销人才,也代表庞大的全球消费人群。

 

      产业转移后,中国到底能留下什么?康平没有给出直接答案,而是留下了一个解题思路:中小制造企业可以借助电商走到前端,实现品牌化,赢得议价权。

Screen Shot 2016-12-21 at 23.08.15.png

       以下是亚马逊全球开店中国制造+总经理康平的演讲,经电商在线编辑:

 

中国制造面临的危机

 

       中国的制造业在今天的世界环境中面临什么样的变化?

 

       第一个变化:最大的变化,全球的制造业肯定会由成本高的地方向成本低的地方自动转移。我们可以在1960年,上个世纪60年代,世界的制造业从美国向日本、欧洲,特别是德国发生转移。那么转移的是美国认为并不带来价值的纺织业和钢铁。带来了日本和欧洲、德国经济的发展。到了上世纪90年代,从日本和德国向亚洲开始进行第二次转移,那么转移的行业仍然集中在纺织、服装、玩具这些看起来相对制造产业链比较低端的一些企业。它就造就了亚洲出现了亚洲四小龙。好,到了这个世纪2010年,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大家明显感受到进行的第三次制造业的世界上的一个转移,它转移的对象其实就是从四小龙转移到了我国的沿海地带。刚好恰逢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所以这次转移过程中早就今天中国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不管大家承认不承认,不管大家相信不相信,第四次世界转移正在发生,它发生的对象我相信在座各位如果有服装、鞋帽、玩具的生产商,大家可以深切感受到你们的订单、工厂正在向东南亚转移。

 

       今天阿迪达斯、耐克最重要的生产基地已经不再是中国,而是东南亚。如果讲到这里都是这些低端产业链的转移,其实我们完全没必要紧张,因为低端产业链的转移肯定是以成本为导向的。但是在今天,我们会发现除了这些玩具、服装或者是纺织品这些低端产业链之外,我们的高端产业链其实也在发生可怕的转移。

 

       如果问大家一个问题,刚刚看到一份数据,不敢讲这份数据真与假,但是是从《今日头条》摘选来的,今天在全球哪个国家是制造电视机和冰箱最多的国家?可能在座的各位可能会第一想到的应该不是中国,要么今天我站在这里不会问大家这个问题。这个国家是墨西哥,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新上任的美国总统要求美国的各大制造工业不能去墨西哥建厂,开个玩笑。但是今天墨西哥已经成为一个虎视眈眈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是通用,包括其它的像克莱斯勒这些大型的制造公司已经把生产线搬到墨西哥,从中国搬过去的。

 

       你看过一份数据,2009年到2012年中国出口占美国进口总体已经从26%下降到23%,但是墨西哥恰恰在这几年从11增长到了14%,也就是说墨西哥正在蚕食着中国高端制造产业。谈完墨西哥大家再感受一下,今天发生在我们身边不仅是通用,把自己的电冰箱、电视机、加热器转移到美国和墨西哥,我们看到像NYC,它把自己的柜元机产品也从中国转移到美国。我们还看到像亨特集团,把它的大型灌溉生产线也从中国转到美国。包括谷歌刚刚研制出来的虚拟眼镜,它的生产线没有放在中国,而是放回美国。

 

       我们来看过去的转移:美国把生产力转移走留下的是品牌和技术专利;欧洲把生产力转移之后,留下的是品牌和技术;日韩转移了之后留下的是今天的丰田,今天的三星,当然我们上飞机的时候说如果你携带三星N7请你把手机扔出窗外。亚洲的四小龙转移之后,香港留下了金融和旅游,新加坡留下了旅游、金融之外还留下了造船,台湾留下了大量的芯片制造,韩国大家知道今天韩国生产的所有的电子消费品已经远超日本。问题问回中国,在第四次制造业转移过程中,都转移出去了,中国到底能留下什么?

 

       所以这个就是今天我们面临的一个危机。在这次转移的过程中,直接体现在制造企业主身上最大的痛就是你会感觉到成本的上升、利润的下滑。诚然,这有很多土地的因素,有很多人力成本上升的因素,但是更重要的是今天中国制造之所以成本上升、利润下滑,我们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的品牌缺失。也就是说不管我们的生产线多好,生产出来的产品有多好,我们今天在全球整个产业链里面,我们处在第一端,也是最重要的一端,但也是利润最薄的一端。

 

电商为中国制造带来机遇

 

       这一段话恰恰就是我这张图上所画的第二个贸易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我们今天的生意模式里面,更多的制造业、企业主的模式是第一种模式,在座的各位扮演的角色是最重要的一个角色——工厂。因为没有你们就没有产品,但遗憾的是这个环节是我们利润最低的环节,因为从工厂到消费者整个利润就被中间的出口商、进口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瓜分。如果我们想的大胆一点,如果刚才所讲述的通过柔性供应链,制造业进入前端,消费者更好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柔性供应链满足多样化的需求能够实现,其实就是电商模式!

 

       我们来看看能不能实现?话说要实现一个东西必须天时、地利、人和。

 

       首先第一点天时。我们中国政府提出在我们的,这个是截自中国政府国务院公报,到2025年中国对制造业的目标要实现从数量到质量,实现产品到品牌的飞跃建设。那么这个公告,就代表了中国政府对制造业转型的绝大的决心。肯定有人说这是市场经济,不是任何政府可以左右的,诚然,但是这里面所讲的是不管是哪个国家和地区,如果想做成一件事情,最重要的是能否集中资源在这个方面。对于中国来讲,中国政府的表态就代表在未来最起码到2025年,中国政府将会把社会上的资源投入到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

 

       地利是在座的各位争取而来的。经过这么二三十年的沉淀,如果说制造业的转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虽然成本上升,但是二三十年留给中国制造业四大宝贵财富,今天我们的制造业想生产什么产品就生产什么产品,关键看成本;第二个中国制造业丰富的选品可以满足所有人类的任何一个需求;今天中国制造业仍然集聚竞争力,不是单纯的剥削和压榨劳工,更多的是大家知道我们中国形成了无数条产业集群,每一个产业集群它就击中了供应链、原材料商、半成品加工商、成品加工商,而这种产业集群带的出现,极大了降低了我们的价格,让我们价格具备优势。

 

       人和,经过二三十年,中国诞生了一大批的人才,聚集在制造业里面;而且国内也诞生了无数的营销人才,这是我们中国制造的全球优势。

 

       电子商务让在座的各位每个人可以成为网红,如果你愿意。网红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让自己的产品直接接触到消费者,而我们以前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道消费者在哪里?但是电子商务的出现,科学技术的出现,带给了在座每一位机会,让你直接接触你的消费者。

 

       消费者有多大?全球根据我两年前看的一份人口统计应该有70多亿人口。全球的零售市场超过22万亿美金。北美市场这一个市场超过5万亿美金。我们以北美市场的在线零售举例,单单北美市场就超过3650亿美金,而全球的在线市场高达1.5万亿美金。

 

       过去每一个公司考虑的就是我牺牲的是个性,我做出来的产品应该是被所有人都能接受的,也就是今天在座所有各位都应该喜欢同一个产品,这个产品不论你的性别如何、宗教如何、教育背景如何,你应该都喜欢它,这是过去的商业准则。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因为这是在过去,没有人可以接触到这么多消费者,没有人可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会发现其实每一个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今天随着科学技术、柔性供应链的发展,世界在从大而统一的品牌在走向一个多元化的品牌。那么也就是说,这么巨大的零售市场里面,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满足特地消费群体的需求的多样化品牌出现。

 

       在这么一个机会下,我们可以说互联网是诞生新品牌的一个非常好的渠道。因为互联网可以直接帮你接触到消费者,你可以先从卖你的产品开始,获得口碑,成为一个好的卖家。然后你的产品卖得越多,你卖给一个人只叫产品,有一天当你卖到一百万个的时候,你这个产品就变成一个新兴的品牌。当你从一百万个怎么再去到一千万个,甚至一亿个的时候,你已经变成真正的零售品牌。所以电子商务并不代表全部,但是电子商务是给每一个想打造品牌的人最低成本的一个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