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实施集中存管 支付机构“躺着赚钱”时代终结-上海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 贵阳市电子商务行业商会 
主页 > 行业动态 > 热点聚焦 >

热点聚焦

央行实施集中存管 支付机构“躺着赚钱”时代终结

2017年01月16日

2017-01-16 09:11 来源: 中国商网综合

核心提示: 近日,央行在第三方支付机构身上加了一把“锁”,为的是保护你我放在第三方机构的钱。这把锁叫做“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制度”,防的是支付机构挪用、占用你我的钱。

996787bcf64e4a1c8d75663d0a7a631d_th

近日,央行在第三方支付机构身上加了一把“锁”,为的是保护你我放在第三方机构的钱。这把锁叫做“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制度”,防的是支付机构挪用、占用你我的钱。

央行最新发布通知称,自2017年4月17日起,支付机构应将客户备付金按照一定比例交存至指定机构专用存款账户,首次交存的平均比例为20%左右,最终将实现全部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

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建立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制度,主要目的是纠正和防止支付机构挪用、占用客户备付金,保障客户资金安全,并引导支付机构回归业务本源。

不久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和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在纽约会面,马云承诺创造100万个美国就业岗位。前脚刚在美国风光了一把,后脚马云可能就被这次央行的通知弄的有点“心疼”了。

大家剁手的钱 该归谁管?

对于以支付宝为代表的众多“非银行支付机构”来说,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利空。据央视报道,如果所有“客户备付金”最终都采取这种处理方式,支付机构将损失11%的收入!

什么是“客户备付金”? 放在支付宝余额、微信钱包里的钱,购物储值卡里的钱,抢红包得来的钱,网上支付下单后的钱……这些是我们的钱,但往往以支付机构的名义存在银行里,被称为“客户备付金”。

通俗点解释就是,如果你在淘宝上买过东西,就非常好理解。比如你下单之后付款,钱就从你的账户划走了,但并没有给卖家,而是存在支付宝的第三方账户上。等你收到货,确认可以付款之后,这笔钱才给卖家。这些钱,就是“客户备付金”。

这笔钱的归属其实有点模糊,可以说是买家的,也可以说是卖家的,但肯定不是支付机构的。正是存在这种模糊性,最终的受益者就成了支付机构。他们可以享受这几天的活期利息。如果备付金常年存在一个比较稳定的余额,则支付机构甚至可以把它变成银行定期存款,或者购买理财产品,甚至挪用去投资,获得超额收益。当然,如果投资失败,则给客户带来风险。

备付金越来越多 引监管部门“另眼相看”

在大家“买买买”“抢红包”“扫一扫”的大力支持下,支付机构积聚的备付金越来越多。截至2016年三季度,267家支付机构吸收客户备付金合计超过4600亿元。这个存量正在步步逼近银行存款规模,令监管部门不得不“另眼相看”。

因此,表面上,我们在支配自己钱的去向,实际上发布指令的是第三方支付机构。所以,国内外监管机构对于备付金大都采取存管制度,让第三方机构把客户的钱放到监管认可的银行专户上,并和支付机构自有资金分开,以确保客户资金安全。

目前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规模已超5000亿元,难保个别支付机构不会有些“坏心思”。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助理、研究员杨涛表示,近年来在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备付金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不仅作为保障支付过程中的预收待付货币基金,而且成为支付账户功能拓展和支付机构商业模式新的载体。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信息不透明、资金挪用、功能模糊等问题,加上令人瞠目结舌的规模膨胀,使备付金成为监管者、支付机构、公众所面临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马云“哭了” 银行们笑了

央行最近一两年来,一直在抑制“非银支付机构”的类银行功能,其目标是把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压缩为交易的通道,而不能吸纳存款、放贷、沉淀资金。这次新举措以防范风险为名,固然有其必要性,但显然是执行央行一贯的思路。这对于支付宝们的估值来说,是一个较大的利空。

虽然微信也遭遇了同样的利空,但支付本来就是微信从支付宝手里抢来的生意,而且微信官方刚刚推出小程序,有利于打通线下线上交易,对于提高微信支付的使用率将产生巨大作用。相比之下,支付宝(蚂蚁金服)遭遇到利空是双重的,一方面受到微信小程序的挑战,另外一方面受到央行此次“备付金新政”的打压。

在“非银支付机构”为11%的收入不翼而飞而“失声痛哭”的时候,传统商业银行面露微笑,央妈的照顾让他们感到了“父爱”的温暖,商业银行为支付机构交存的客户备付金不计入一般存款,不纳入存款准备金交存基数,暂不支付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