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1月17日
2017-01-17 10:55 来源: 中国商网综合
核心提示: 调查显示,近四成的便利店销售总额同比增长10%以上,2016年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据相关预计,2016-2020年便利店业态销售额增速在8%~10%,增速显着高于其他业态。几年前还不闻声响的便利店怎么突然就成为市场热宠?
过去两年,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电商冲击、成本上升、模式老化使实体零售业一直处在艰难转型的寒冬。
然而,“小而美”的便利店却在逆势崛起,给低迷的零售业带来一抹亮色。
调查显示,近四成的便利店销售总额同比增长10%以上,2016年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据相关预计,2016-2020年便利店业态销售额增速在8%~10%,增速显着高于其他业态。几年前还不闻声响的便利店怎么突然就成为市场热宠?
成为快餐行业的威胁?
美国的餐饮界最近意识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便利店正在成为快餐行业的威胁。而在亚洲市场,这种情况早已存在。
据全美餐饮新闻的报道,北美地区的7-Eleven、OK便利店(Circle)以及Wawa正计划增加餐饮食物的比例。
在美国,便利店的优越性在于其方便的地理位置——当你去给车加油的时候,旁边就会有一家便利店,这使得便利店食物唾手可得。这些年,美国的便利店也提供了更丰富多样的餐饮选择,从热狗、汉堡到比萨等。例如,C-Store会在门店烘焙甜甜圈和曲奇,Casey's则提供披萨外卖服务。
而且,他们也不贵,平均售价不到2美元,这个价格也可以与快餐行业推出的一美元菜单(Dollar Menu)所抗衡。在美国市场,便利店餐饮目前占到了快餐行业10%的市场份额。
在亚洲市场,庞大的便利店系统早已成为了快餐行业的一个潜在威胁。首当其中的是日本市场。这些便利店可以一天24小时提供食物给附近的消费者,无论是居住区、商务区还是通勤的地铁站。罗森、全家和7-Eleven的门店数量超过了20000家,而麦当劳和肯德基的门店总数则只有5000多家门店。这些便利店通过装修改造,在店内开辟了提供座椅的餐饮区。
在日本,每个便利店品牌都有自己的餐饮食品开发团队,在对待食物的态度上并不比快餐行业轻率。以7-Eleven为例,它是日本便利店中第一家提供米饭料理的公司,其董事长在工作日几乎都吃自家门店的食物,通过不断的试吃提高食物的口感,“让每一个员工都保持紧张,从而保持商品的水准。”在推新速度上,便利店也不会落后。2012年,日本的便利店就步了麦当劳卖咖啡的后尘,开始在门店出售咖啡,之后,甜甜圈产品也被摆上了货架。
而在中国市场,随着便利店数量的增多,这种潜在威胁开始显现。比如,在便利店最为发达的上海,总共有超过6000家便利店,仅仅全家就有800多家,而与之同时,麦当劳在上海的门店数量是180家。
这些便利店也在提高其食物比例——不仅提供包子、关东煮、三明治、色拉、饭团,还有需要加热的自制便当、豆奶、咖啡和甜筒冰激凌等。全家和罗森还尝试在门店加入桌、椅以方便消费者就餐。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便利店款台旁边是关东煮和包子等速食,里边的冷柜里有包装好的卤肉饭,不想做饭的上班族可以随手买点吃的填饱肚子。
从全家、罗森等便利店的统计数据来看,六成左右的进店消费者会购买便当、西点等鲜食产品。
瞄准年轻人的极致便利
实际上,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是能解释便利店快速增长的合理原因之一。一项针对35岁以下年轻消费者的调查显示,他们光顾便利店的次数已经超过了大型超商。
当前,80,90后消费者已经成为主力消费人群,他们的消费观与之前的60,70后有很大的不同,年轻人一代追求的是便捷、快速、随性、碎片化的消费,这与便利店的定位完全吻合。
他们的消费观和消费习惯改变的背后,是正在发生深刻改变的生活方式。其一,由于消费升级的驱动,中国户均可支配收入在5000元/月8000元/月的“新兴中间层”和1.2万元/月2.2万元/月的“中上层”人群比例不断提升。
这两个人群的消费特点是对价格不敏感,而对购物体验、消费场景、消费感受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其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的消费时间“碎片化”,时间成本成为很多人考虑的重点,他们更愿意把有限时间花在文化、娱乐、休闲等领域。
即便便利店的一瓶水要比大超市、电商贵10%左右,但是这种高效的即时消费体验是其他业态都不能达到的。
一方面,便利店的即时消费性质使得其受电商冲击不大;另一方面,社区商业的崛起、居民消费习惯的改变,让具备了实体购物体验、生活服务和线上移动终端功能的便利店越来越受消费者依赖。
立足顾客需求的丰富服务
在很多城市的写字楼、商圈、社区,有不少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除了销售商品,多种便民服务正成为便利店“黏住”顾客的新招式。
在满足人们购物需求之余,这些连锁便利店越来越像是一个综合的生活服务平台,在其所辐射的一公里范围内,提供一站式的生活消费所需。很多增值服务给便利店增添了吸引力。
电商冲击实体零售业,但便利店行业却逆势增长,源于其不断完善服务、发掘新的机会。
近年来,知名电商纷纷与便利店合作,用户下单后,由离家最近的合作便利店配送货物。一方有线下门店,另一方有线上庞大的商品体系,二者携手为消费者提供更快捷的物流。
服务是增强“黏性”的重要一招,但并非每家企业都有这样的意识。不少业内人士坦言,中国的服务业与发达国家比还有不小差距。
在便利店行业最发达的日本,便利店里有缴税、复印、银行贷款、金融、票务、预定等多种服务,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40%以上。
据统计,每天有接近日本一半人口数的消费者会去一次便利店,它的服务紧跟社会形态的变化,深刻改变了城市人群的生活。可见丰富的服务是便利店留住顾客的一大法宝。
说了这么多,便利店取胜的秘籍你懂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