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网站约3万多家 电商进村仍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上海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 贵阳市电子商务行业商会 
主页 > 行业动态 > 热点聚焦 >

热点聚焦

涉农网站约3万多家 电商进村仍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

2017年03月24日

2017-03-24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吴江海

  近年来,电商作为新经济的代表模式,大举“上山下乡”,通过众筹、众包、点筹方式实施订单农业和定制式农业,有效改善了农产品买难卖难、价格时常波动等问题,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发挥了积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到2016年,全国有1311个淘宝村以及135个淘宝镇,给农村地区带来了84万个就业岗位。

  在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低、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电商人才匮乏、农产品电商平台创新能力不强等因素的制约,电商进村仍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相关资料显示,到去年底,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33.1%,不到城镇的一半;农村电商交易额2000多亿元,仅为全部电商交易额的5%。农村物流在可及性、可靠性、服务水平、速度等方面与城市物流存在较大差异,农产品分级、包装、保鲜、储存、配送等相关技术和能力参差不齐。另外,目前我国涉农网站约3万多家,大部分为农产品网上销售的单一模式,创新能力不足,且农村电商从业人员多数为缺乏专业技能的当地农民,仅县域电商人才缺口就超过200万人。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8次提及“电子商务”,首次单设了“推进农村电商发展”的专节,对进一步发展农村电商释放了重要政策信号。如何打通电商进村“最后一公里”?首先要补齐短板,提升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和应用率,填平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重点支持农产品品牌建设,加快建立有机农产品从田头到市场的各类标准体系建设,用电子商务倒逼农产品生产商品化、标准化。其次要发挥优势,推动农村各类服务互联网化,充分挖掘农村生态、物产、产业等各类资源优势,加快农村电商与农资供应、农产品销售、物流配送网络、互联网金融、农业科技等融合发展,真正实现全方位服务“三农”。再次要政策引导,建立政策扶持机制,创新农民技能培训和电商平台建设,鼓励在外务工的青年、退役军人、大学毕业生等返乡创业,规划建设一批设施配套、产业聚集的 “淘宝村”“电商村”,推进城市消费品下乡、农产品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