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4日
供应链创新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来源:新民晚报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分工深化,企业大规模协同和优化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中匹配供给与需求的重要途径,基于这些理念的供应链管理范围与深度也不断拓展。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万国华教授长期深耕于运营与供应链管理领域,近年来一直尝试从供应链创新的角度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出“如何做”的解答。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令他备感这些思考恰逢其时。
万国华教授在香港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长期在香港科技大学、澳门大学和纽约大学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他曾为十几家国内外知名企业提供过运营与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及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与咨询,承担了多项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机构资助的研究项目,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并在科学出版社出版英文学术着作一部。
日前,在上海交大安泰的办公室里,万国华教授与记者从供应链创新的视角分享了他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供给侧难以匹配需求侧巨变
“过去几年大家都在谈供给侧改革,经济学家的视角比较宏观。从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出发来看需求侧,经常提到的是投资、消费和净出口这‘三驾马车’。也有学者后来从供给侧来观察,谈投入要素、讲创新。但讨论过这些之后,除了宏观经济政策的调节之外,具体的企业实践中究竟应该如何做?经济学者可能难以回答。”身为管理科学的研究者,万国华教授一直在思考“提升经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究竟怎么做,如何改”的问题,“管理学者有责任回答这一问题!”
万国华教授说:“经济和管理是互补的——经济讲理论,管理则要讲方案。用一个或许不十分恰当的比方来说,经济学就好比是生物学,主要是研究经济发展的规律;而管理学更像是医学,要对企业发展进行诊断并给出处方。”
纵观中国经济过去30多年的发展,万国华教授认为供给与需求的不匹配问题主要出现在近10年。在前20多年的“短缺经济”时期,供需不匹配这一问题并不严重。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需求侧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同时供给侧却仍然在“走老路子”。“以前,打个比方说,消费者之前对一台电饭煲的要求就是煮饭,现在则需要具备煮食各类食物、定时控制等多项功能。供给那一方没有跟上,需求却升级了,这就产生了矛盾,供需不再匹配。不仅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实际上消费者的需求也没有得到满足。”万国华教授解释说。而另一方面,在他看来,地方政府和企业对经济发展的同质化思维导致的“扎堆”行为,也是供需无法匹配的重要原因。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究竟应该如何做?万国华教授开出的“处方”是供应链创新。“供应链是从供应、生产到顾客的全链条,这其实是一条‘需求链’而不是‘供应链’,整个链条中无论是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零售商还是顾客,每个节点是由需求拉动的。”万国华教授继续阐述说:“中国大多数消费者讲究‘物美价廉’,单纯考虑质量和价值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当前的大多数消费者讲求的是感知价值,包括功能、选择、品牌、服务和体验。认识到这些变化,我们就要重新定义和思考每个节点的需求,通过创新重构和提升这一供需链条,使供给匹配需求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供应链创新是供给侧改革利器
提到供应链创新,万国华教授经常和学生分享沃尔玛的案例。以往一家零售商开一家新店运作成本非常高,需要背后一整套供应链体系来支撑,其中运输、仓储和店面成本最高。而沃尔玛就针对这些开销最大的环节进行改革,通过仓储式店面来削减运营成本;同时,创造了交叉理货系统来改进运输和仓储的效率,不同品类的货物在12-18小时内就在理货点重新组合装车运往门店,大大降低了仓储和运输成本。
此外,沃尔玛提出的“天天低价”策略规避了频繁促销带来的需求波动,实现了供应链的平稳运作和成本降低,反过来又支持了“天天低价”策略的实现。
创新在供应链管理中尤为重要。万国华教授指出,在供应链上重新审视各环节,无论产品、品牌、运营还是服务等方面都需要创新,业务模式才能得以提升,产品才能得到升级,甚至需求可以被创造。
万国华教授还通过一些典型案例做了补充解释。例如,苹果公司通过革命性创新的设计制造出智能手机,彻底颠覆了消费者对传统手机功能的想象,从而挖掘出巨大的市场,带动了消费需求;服装公司ZARA创造了“快时尚”的品牌理念,将欧洲时装周最流行的元素快速反馈到一线商品,为消费者提供了独特的品牌感知;重型工程机械的零部件损耗很高,Caterpillar则构建了一个专门的售后服务供应链,为用户提供迅速的售后服务。
除了企业自主创新之外,政府能为供应链创新提供一些什么服务呢?万国华教授认为,政府除了提供较为完善的营商环境外,还要在几方面发力:首先,要从产业政策的角度,助力构建供应链生态系统。通过审视自己的产业优势、发现独具特色的要素禀赋,再通过产业政策实现产业集聚;其次,支持构建能够提升效率、提高监管能力的供应链平台,帮助企业逐步降低供应链中的交易成本;再次,完善诸如信息、交通、金融等方面的基础设施;最后,应激励和引导创新。“但要注意的是,政府应该提供平台、营造氛围、创建生态,而不是直接参与供应链中的具体活动,应该把市场该做的留给市场。”万教授提醒。
新技术助推供应链创新应用
几天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首次就供应链创新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意见》指出,要以供应链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为根本路径,以信息化、标准化、信用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为支撑,创新发展供应链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供应链的提升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支持。例如,要实现之前提到的沃尔玛交叉理货,就需要有非常好的信息系统来支撑。实际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这一领域已经有探索和应用,也会帮助这一领域的发展更快更好。”万国华教授说。
企业已经感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改变。国内西服制造企业青岛红领西服在传统业务中经历困境,在残酷的价格战中利润微薄。在定制理念和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企业与消费者构建通道,实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顾客驱动的制造,生产和销售高利润定制西服,取得极大的成功。
基于供应链的大数据分析也可以创新性地用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通过收集供应链中的海量数据,评估小微企业在供应链中的角色、地位和交易状况,以及整个供应链的发展状况,就可以比较准确评估企业的价值和融资风险,从而取代资产抵押和第三方担保,成为银行风险控制的有力手段。
展望未来,万国华教授认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将为供应链上的所有端口带来更好的决策支持。供应链管理中,需求预测是一个关键而又困难的问题,“目前就已经有公司研发‘需求感知软件’,通过收集企业自身、竞争对手甚至消费者在社交网络上的言论等‘大而复杂’的数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给出比以往传统方法更准确的需求预测。尽管这一领域还有很多路要走,但是这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管理学科要为中国经济发展服务
本周英国《金融时报》全球EMBA排行榜揭晓,交大安泰位列全球第6位,是独立办学EMBA项目中的全球第1,这已是交大安泰该项目连续3年进入全球10强、亚洲第1。
近几年,交大安泰在MBA、EMBA、管理学硕士、高管教育定制课程等项目均在权威排名中年年进步。在近日公布的2017“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安泰经管学院“工商管理学科”位列全国第一;学院的“商业与管理”成为上海地区高校唯一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的经济管理类学科。
作为学院副院长,万国华教授在与国外一流商学院交流合作中明显感觉到底气越来越足,越来越平等。“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商学教育的发展势在必然,相应的管理教育一定要跟上。我们培养了大量工程师,可以在工程领域发展得很好;但他们进入管理岗位后,再凭直觉和经验进行管理显然是不够的,需要接受商学院教育,使得他们理解管理规律,从而管理好企业。”万国华教授说:“我们的管理学研究也可以进入世界排名百强,目前来看,安泰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几个方面都做得不错。”
万国华教授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被广泛认可,他连续多年被Elsevier列为该领域的“高被引”学者。他说在21世纪的中国,做一个管理学科的教授,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责任。“一方面,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使得社会对管理学知识和管理培训的需求量大而迫切;另一方面,面对企业提出的人才和知识的需求,建立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仍然任重道远,需要每一位管理学者付出更多的努力,要努力发现和解决那些具有根本意义的基础科学问题,包括那些制约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性的科学与技术问题以及那些影响中华民族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人文和社会科学问题,应该成为大学教师的学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