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02日
新电商平台发力细分市场的背后
来源:《工人日报》
在当下的电商大战中,拼多多已经成为一匹黑马,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的《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拼多多排名第65位,估计15亿美元。上线两年多来,这家电商平台用户数量突破3亿,月成交额超过30亿美元。尽管这样的数值尚无法与业内翘楚的两家电商平台相比,但其崛起背后的商业模式,值得业界思考。
因为,拼多多主打的是小件低价商品,而这正是其它知名电商平台最初起家,而今却正在逐步淡出的领域,后者正忙着布局海外代购和中高档品牌店,完成自身的转型升级。拼多多模式的出现,对知名电商平台而言不异于如同“后院起火”。
事实上,拼多多的崛起,恰恰说明了一个问题,即商品消费市场是复杂的,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都有他们的需求,不同价位的商品,各有各的市场。拿实体商家领域来说,在同一个城市内,知名品牌集中的大型商场,以及众所周知的小商品商场,都有其消费群体。在薄利多销的前提下,一家小商品商场的营业额和利润额,不见得会逊色于同等面积的大品牌商场。
但是,在消费者心中,不论是实体商场还是电商平台,一个商城品牌,皆有其定位人群。当知名电商平台品牌定位逐渐“中高档化”之后,低价市场自然会有后来者进入,攻城略地。
更为关键的是,随着三四线城市和乡镇农村的互联网消费崛起,这些地域的消费群体,对于小件低价商品的需求非常庞大,形成了新的市场蓝海。拼多多瞄准的就是这一消费群体,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其65%的消费群体来自三四线城市,来自一线城市者只有7.65%。北上广深人口再集中,总计也不过7000多万人,三四线城市和乡镇农村庞大的人口,孕育着巨大的消费市场,这一市场不能因为远离互联网热点城市就被忽略。
任何一个品牌,都不可能将所有层次的消费群体完全通吃,卖场亦然,不论其是在线上还是线下。拼多多的成功带来的启示是,电商平台并非完全没有新入局者的发展空间,关键在于在细分消费市场上取得优势。而对于大型互联网企业而言,最好的应对之策并非试图“通吃”所有行业,而是应该通过投资控股或内部创业等形式,发展针对不同消费市场的新品牌。毕竟,消费者不是看谁家规模大就选谁家的商品或服务,而是看谁家提供的更符合自己所需。
其实,不只是电商平台如此,其它互联网领域亦然,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各有所爱,不论其提供的是实际商品、文化产品还是其它服务,就好比同样是看视频,有人喜欢B站,有人钟情快手一样。市场瞬息万变,企业之间的市场份额竞争也是如此,如果能在自己的分类市场中深耕发力,真正了解并满足消费者需求,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