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05日
电商扶贫:从“输血”到“造血”倒逼产业升级
(网经社讯)今年以来,无论是阿里、京东等传统电商平台,还是新兴的社交电商新军,都做起了下沉市场的生意,以获取更多的新用户,发掘新消费市场,促进低线城市的消费升级。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电商平台除了在消费端发力之外,还在积极帮助农民拓展销售渠道,以及教授销售技巧,教会他们如何利用互联网来增收脱贫。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1.37万亿元,同比增长30.4%;全国农产品(000061)网络零售额达到2305亿元,同比增长33.8%。伴随着电商“下乡”,越来越多的农村市场被激活,盘活了整个农村交易市场,也让农民的一年辛苦有了更大的价值回报。
今年年初,《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外发布,文件明确指出,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与此同时,文件还提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
在新环境、新背景下,电商平台扶贫不再是单向动作,而是平台与农民之间的合作共赢。并且,在助力方面,相比较此前的扶贫仅仅是帮助农民开店,现在的电商扶贫则是通过多渠道、多模式的方式,将优质的农产品通过平台的影响力销售出去,无论是在消费端,还是平台以及农户这边,都是共赢。
阿里兴农扶贫、京东扶贫3.0 贝店扶贫顺手创下吉尼斯记录
相关政策的出台,加上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近几年,无论是阿里、京东等传统电商,还是拼多多、云集、贝店等新兴平台,都通过自己的方式助力农村电商发展,帮助农产品打开销路,进一步加速农村地区的发展和进步。
其中,阿里作为扶贫的排头兵,推出的农村淘宝项目通过与各地政府的合作,利用电商平台作为介质,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帮助很多农民脱贫致富。同时,在2017年6月份,农村淘宝正式升级,与手淘合二为一,针对农村市场增设“家乡版”。相关数据显示,阿里旗下的农村淘宝已孵化培育出160多个区域农业品牌,上线300多个兴农扶贫产品和23个淘乡甜种植示范基地,建成超过3万个村级服务站,近5万个村小二。
除了村淘之外,阿里还在2017年上线了兴农扶贫业务。截至2019年2月22日,阿里兴农扶贫帮扶了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9个县域,其中包括221个国家级贫困县,孵化品牌超2500个,产业覆盖贫困县人口超过300万,带动贫困县就业超20万。
京东这边,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在返哺农村市场的发展中也是毫不含糊,其农村电商项目主要为:3F战略、京东便利店和京东帮。其中,3F为实施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乡村金融三大战略。2018年,京东引领扶贫进入3.0时代。截至目前,京东在全国数百个贫困县上线商品超300万种,实现销售额超 500亿元,直接带动70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
作为新兴电商平台的代表,拼多多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是在扶贫这件事上却很有经验,并且通过自己独特的玩法,开展的较为顺利。据悉,在2018年,拼多多就砸下100亿元做电商扶贫。数据显示,2018年度,拼多多平台农产品及农副产品订单总额达653亿元,较2017年的196亿元,同比增长233%。过去三年,拼多多平台已累计帮扶 139600户建档立卡扶贫家庭,产生超过21亿笔助农订单,累计销售109亿斤农产品,相关交易总额达510亿元。
今年6月份,“多多农园”第二站落户云南文山。据TechWeb了解,“多多农园”是拼多多在脱贫攻坚和农产品上行上的新探索,旨在通过对产业链的改造,打通贫困地区农产品上行,让农民享受更多产业链利益。拼多多指出,在未来五年内,还将推动100个“多多农园”项目落地云南,覆盖500个贫困村,培养 5000名云南本土农村电商人才,孵化和打造100个云南特色农产品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各大电商平台在稳步推进自己的扶贫事业时,有一家还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8月22日,贝店以596659斤的成绩,创造了“24小时单一网上平台销售最多土豆”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该活动负责人表示,贝店此次挑战更多的是想做一次公益尝试,因此就与贝店传统的电商扶贫项目“一县一品”结合,最终确定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也是贝店所有扶贫和公益项目长期关注的恩施地区选品。
另外,为了进一步激发消费动力,天猫、京东等平台还都上线了特产主题馆,利用家乡特产来吸引消费者,刺激消费。数据显示,在去年双11,青海特色商品就卖了0.27亿元,增长了108%。
农产品触网 倒逼产业升级
电商扶贫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对于农村市场来说,是质的升级,体现在增收、就业等各个方面。此前,农产品触网时间较晚,农民对互联网的了解也比较浅显,也很少有人懂得如何利用新渠道新技术来进行销售。现在,各大电商平台的助力,赋能的不仅仅是某个单一个体,更是整个产业。
通俗点来说,电商扶贫的意义就是通过互联网讲贫困地区的农产品销售出去,并且要在价格上以及销量上更有优势,能够让农民明显得感受到前后差异。此前,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就指出,电商企业参与扶贫工作,核心是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让贫困地区有产就有销,多劳能多得。但是,农产品上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因此,我们看到,电商扶贫,最大的作用就在于“赋能”,让农民获得学习的能力,认知的能力,打破地域之间的隔阂,赋予整个行业新的活力,而不是简单的帮卖货的扶贫形式,更多的是要给农村市场造血,才能盘活整个农村电商经济。在创下吉尼斯纪录的扶贫过程中,贝贝方面就表示,除了深入农村市场,还要导入平台的农产品品质管控体系,帮助建立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体系和完善的农产品供应链,最终帮助其打造村级农产品品牌。
通过电商扶贫,农村电商的经济体系正在被逐步建立,农民的认知和品牌意识也在改变,整个产业也会在新的运行环境下升级,从源头实现与一线供应链一样的优质优价。
另外,电商扶贫,农村不是单一收益方。对于电商平台来说,通过对农村市场渠道的挖掘,也会提升平台产品的特色,吸引消费者购买。而在供应链端,通过对优质产品的挖掘,先期的资金和技术输血,必将会在未来带来更多的收益。
电商扶贫升级 玩法多样化
此前的单一赋能已经不再能满足农村电商的发展需求,新消费时代,电商扶贫也需要结合当下进行调整和转变。当下,城市电商已经趋于饱和,农村电商越来越受到平台的关注。对于农村市场来说,它们缺少的是和消费者之间连接的桥梁,滞后的信息只会让它们跟不上市场的发展,从而引来恶性循环。
现阶段,对于阿里、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来说,进入农村进行扶贫,除了要帮助完善农村供应链以及产品掉配、运输等,还要清晰得传达平台消费者的需求,建立 大数据平台,实时作出针对性的调整。同时,农村电商在发展的过程中,将会从以往的单一网络零售向批发零售转变,还要学会应用社交的力量,加快流转速度,以及用户黏性,而不是只做一次性生意。
另外,有一点还需要认识的是,电商扶贫是一场持久战,我国的农村电商还处于起步阶段,从人、物、供应链以及运输端,帮助农村电商搭建系统化的架构,是扶贫的电商平台们需要长久做下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