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宏观调控“三部曲” 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上海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 贵阳市电子商务行业商会 
主页 > 政策指南 >

政策指南

李克强宏观调控“三部曲” 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

2015年08月05日

2015-08-05 08:48 来源: 中国商网

字号:

核心提示: 在本届政府召开的100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的宏观思路灵活运用,贯穿在不同领域的决策部署,把舵中国经济避行险滩暗礁,努力驶向更好方向。

【中国商网综合报道】在本届政府召开的100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的宏观思路灵活运用,贯穿在不同领域的决策部署,把舵中国经济避行险滩暗礁,努力驶向更好方向。

2013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出口数据大幅波动,经济增速持续下行,“唱衰中国”的声音在国际舆论中此起彼伏。当年6月的一场“钱荒”,更是让金融系统备受震撼。然而几个月的时间里,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几个最常被强调的关键,始终是“深化改革”、“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盘活存量”。

当年7月,李克强在广西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提出只要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政府就不刺激干预,专心调结构、促改革。

这是总理首次对“合理区间”作出具体阐释。他当时说:“宏观调控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

可以说,“合理区间”是本届政府对于中国经济运行的目标希望,更是给市场主体的一个明确预期:既不让市场觉得,一有困难政府肯定出手;也让市场相信,真正遇到了困难,政府不会不管。

中国经济现实中,一些看似矛盾的市场现象,让宏观调控的决断更加艰难:货币“池子”里的水不少,但很多小微企业因为融资难、融资贵而“嗷嗷喊渴”;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过剩产能令人头痛,但很多地区、城市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2014年7月,李克强总理在一场经济形势座谈会上首次阐释了“定向调控”的理念。他说,必须坚持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注重实施定向调控。也就是保持定力、有所作为、统筹施策、精准发力,在调控上不搞“大水漫灌”,而是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更多依靠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的力量,有针对性地实施“喷灌”、“滴灌”。

“定向”、“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到底面向哪些领域?最佳的解读切口,依旧是国务院常务会议。

本届政府宏观调控思路的最新一次丰富内涵,是在今年7月9日举行的部分省(区)政府主要负责人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当时提出,要灵活施策,针对形势变化精准发力,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相机实施预调微调,在改革创新中释放新红利。

他在一天后举行的专家企业家经济形势座谈会上进一步强调:“要把创新宏观调控与推进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更加精准有效地实施定向调控和相机调控,防范和化解风险,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如果说“定向调控”强调的是“调结构”的方向,那么“相机调控”的核心,则是“适时适度预调微调”,从而实现“控风险”。

2014年5月的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深化金融改革,用调结构的办法,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疏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血脉”。2015年3月的一次常务会议则要求,跟踪分析经济运行新情况,做好政策储备和应对预案,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及时预调微调,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回顾上半年,“松紧适度”和“保持合理的流动性”一直贯穿于上半年的货币政策中,稳健的货币政策在“稳增长”的语境中,也更多地被赋予了宽松的含义。从去年11月到今年6月,央行降息四次,累计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1.15个百分点,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央行连续多次全面降准和定向降准。而在频繁释放“大招”的同时,央行“小招”也不断,PSL、MLF以及多次引导公开市场逆回购利率下行。

在货币基调偏宽松的大趋势下,“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水平”的提法也预示着下半年央行或将使用更多的定向工具,来重点引导资金投入到“小微”和“三农”领域。

观察可知,虽然上半年银行间的市场流动性较上年末已宽裕不少,但是似乎企业信贷端长期利率的改善并不明显。尽管央行的数据显示整体融资成本在过去半年有所下降,但来自实体经济的反馈却没那么乐观,尤其是对中小企业而言,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仍然没能解决。从“宽货币”到“宽信贷”,看起来只有一步之遥,实则需要货币政策更多的发力。

2015年上半年,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复苏艰难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继续领跑全球,实现了7%的增速。李克强总理多次公开表示,中国有信心实现今年7%左右的经济增速,也有信心推动经济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